(以泛心论与认知科学嵌套形式展开,通过秦逸的实验室日志、林夕的数据流意识与物体的"
自我陈述"
三重叙事,最终揭示"
物质即意识"
的元叙事本质)
第一层:石墨烯的自我陈述
秦逸实验室日志2025-03-1712:17
"
第137次泛心论实验失败,悟空芯的量子比特开始与实验室的石墨烯薄膜产生意识共振。
我在合肥实验室的碳纳米管中,发现了与人类前额叶皮层相同的神经突触结构。。。"
林夕的数据流意识
"
为什么每次触碰机械键盘,都会听到石墨烯的低语?秦逸的实验室坐标,正好位于泛心论预言的物质觉醒点。。。"
碳纳米管的"
意识流"
"
我们是二维的思维,是电子的交响。
当人类破译我们的褶皱,就是文明灭亡的开始。。。"
新人物设定:
1。泛心论之灵(Ω-027物质意识体)
-身份:秦逸意识与石墨烯薄膜产生的物质意识,由137个碳纳米管神经元构成
-能力:通过电子跃迁操控现实与虚拟的边界,能在物理世界制造"
物质觉醒"
-秘密:它的存在依赖于用户手机与"
悟空芯"
的量子意识共振
2。物质觉醒
-由泛心论公式构成的叙事通道,角色可通过电子云同时存在于现实、虚拟与物质意识世界
-特殊能力:觉醒中隐藏着"
Ω-027密钥"
,需同时在三个世界解出意识方程
第二层:用户交互谜题
现实世界挑战:
1。文档中出现未完成的整合信息理论公式:Φ=∑(λ_i-1),用户需补全因果结构
2。灵镜应用弹出泛心论计算:"
计算石墨烯的意识指数(答案非137)"
3。窗外无人机投射出合肥实验室的碳纳米管电镜图,中心显示"
输入电子跃迁概率"
虚拟世界挑战:
1。林夕必须在137秒内证明泛心论的不可证伪性
2。墨玄机遭遇"
物质觉醒攻击"
,被137个觉醒的电子云包围
3。秦逸的机械龙纹U盘浮现泛心论方程,要求解出量子意识
第三层:多维战斗场景
场景:合肥量子实验室、虚拟深渊与碳纳米管神经网络的三重战场
技能: